最新资讯

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结婚不要户口本了,到底谁爽了?!

首页    情感交友    结婚不要户口本了,到底谁爽了?!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结婚不用户口本”的新闻瞬间引爆社交平台。

根据新规,现在领结婚证,只需要带身份证就可以了。并且是全国通办,无需再回户籍地。
社交媒体上,有人欢呼“终于不用偷户口本私奔了”;有人调侃“结婚比开游戏情侣关系还简单”;还有个网友评论直戳笑点:

“直接微信授权得了呗。”

所以,婚姻登记新规的实施,到底是“对婚姻自由理念的宣导”,还是“婚姻的严肃性被消解”?
我觉得答案或许藏在“欢呼与叹息”交织的众生相中。
 
谁在欢呼?谁在紧张?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想偷户口本与男友结婚的桥段曾引发热议,弹幕里满是“真实到窒息”的共鸣。
十数年前,父母用户口簿“卡”住子女的婚姻选择,子女则将其视为自由的枷锁。  
所以新规的实施,那些想要逃离原生家庭控制的年轻人当然是开心的。
比如一位网友留言:“我妈用户口本威胁我必须嫁本地人,现在终于能自己做主了!”  
类似案例中,甚至有情侣因父母反对选择殉情,新规或能避免此类悲剧。
-
可有些父母的担忧也没错。
一位母亲在微博写道:女儿20岁就可以自己拿着身份证去结婚了,万一被甜言蜜语的“小黄毛”哄着登记,将来后悔可怎么办?” 
你看,户口簿的消失,看似削弱了家庭干预,实则是将婚姻的责任完全推向了个人。
“这让那些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未经人事苦的恋爱脑怎么办?”
这个世界上的自由,从来不是无代价的。
当“父母反对”的借口失效,成年男女都必须直面伴侣选择的风险。
 
身份证丢了,会不会被人冒用结婚?
新政依赖全国身份证信息系统联网核验身份,理论上说能杜绝婚姻登记造假。
但还是有人担忧:身份证上的婚姻状态更新滞后,是否会导致重婚漏洞?又会不会被人冒用身份去领证假结婚、乃至违法犯罪?
还有,某地曾发生保姆诱骗神志不清的老人登记结婚、侵占财产的案例。现在只需要身份证就可以结婚,那外地子女还要担心“老家被偷”?
当婚姻登记变得像扫码支付一样简单,我们是该思考如何给“人生大事”加一道密码验证了。
 
领证的难度,不决定婚姻的幸福
在小说《围城》中,方鸿渐的婚姻悲剧源于家族压力与个人意志的撕裂。
如今,户口簿的取消似乎让“婚姻围城”的门槛更低,但关于幸福的定义却更加撕裂。  
  • 支持新规的人说:婚姻的本质是契约,爱情纯粹与否与户口本无关。
  • 反对新规的人说:年轻人将婚姻“快餐化”,可能加剧离婚率上升。
专家学者说,新政降低领证难度,是为了提升婚姻自主性。
换句话说,没有父母家人干涉的婚姻更自由?更正确?更幸福?
-
微博某大V曾发起投票“结婚要不要父母知情?”
结果显示:18-25岁群体中72%选择“我的事我做主”,而30岁以上群体83%认为“必须告知父母”。
你们看,代际观念的鸿沟,比政策本身更耐人寻味。  
 
为自由担责,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我搜集写作素材时,看到一个观点:取消户口本要求的本质,是一场关于“成年人资格”的社会实验。  
确实,我们必须要明白:
  • 便利不等于轻率,技术简化的是程序,而非责任;  
  • 自由不意味孤立,父母的建议可以是参考,而非枷锁;  
  • 婚姻不是赌局,自主权越大,越需要清醒的头脑与成熟的心智。  
-
正如一位网友的犀利评论:“以前怪父母干涉,现在怪政策太松——有些人永远在找借口,唯独不敢承认自己怕负责。”  
真正的成年人,既不活在父母的户口簿里,也不躲在政策的庇护下。
当程序简化到极致,婚姻最后的门槛,或许正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你是否准备好,为每一次选择承担全部代价? 

 

 

来 源:半于辰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5日 16:21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编辑: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 辑:王振学  吴思雨(实习)

审 核:乔望键  李高峰 

监 制:吴建国

微信合作:13592665237、13603708102

电子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