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警惕!身体这几处发麻,可能是脑梗在“敲门”

首页    大健康    警惕!身体这几处发麻,可能是脑梗在“敲门”
 
 
 
 

脑梗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前兆症状。其中,身体某些部位的发麻现象是一个常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预警信号。若能早发现、早干预,许多因脑梗导致的悲剧或许能够得以避免。特别提醒,当身体以下三处出现反复发麻时,应高度警惕脑梗的发生,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1
 
 
单侧肢体发麻
 
 
 
表现:通常发生在一侧的手臂或腿部,伴有麻木感,甚至可能伴随无力或活动困难。

 
脑梗的发生多与脑血管阻塞有关。当负责某一侧肢体的脑区血流受阻时,该侧肢体的神经传导功能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麻木或瘫痪。
若麻木感持续时间较长或反复出现,应立即就医检查,以排查是否存在脑血管问题。

 

02
 
 
面部麻木
 
 
 
表现:通常表现为一侧面部的麻木感,可能伴随嘴角下垂或言语不清。

 
脑梗时,大脑控制面部神经的区域可能受损,导致面部肌肉功能异常。
尤其是当面部麻木与肢体麻木同时出现时,这很可能是脑梗即将发作的信号,需立即就医。

 

03
 
 
舌头发麻
 
 
 
表现:舌头出现麻木、发硬的现象,甚至难以控制说话或吞咽。

 
脑梗会影响大脑的语言和吞咽中枢,导致舌部神经受到干扰,从而引发麻木感。
若舌头麻木与其他症状如头晕、言语不清等同时出现,这极有可能是脑梗的早期信号。

 

04
 
 
身体发麻自查
 
 
 

 
为了及时识别并应对脑梗的潜在风险,以下是一套简单的自查步骤:
1,观察对称性
检查麻木是否仅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如左手左脚或右侧肢体)。若麻木仅局限于一侧,则需特别警惕脑梗的可能。

2.检查伴随症状

留意是否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言语不清、视力模糊、嘴角歪斜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脑梗正在发展。

3.测试肢体功能

尝试进行简单的肢体功能测试,如
举起双手保持水平观察是否一侧无法维持;
或尝试站立并闭眼,看是否一侧倾斜。
这些测试有助于快速识别脑梗的风险。
通过以上自查步骤,我们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脑梗的潜在预警信号,并及时就医检查,从而降低脑梗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05
 
 
如何降低脑梗风险
 
 
 

 
为了降低脑梗风险,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合理饮食
低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进而增加脑梗的风险。因此,应尽量减少食物中的盐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肉、腌鱼、咸菜和加工食品等。
低脂饮食:高脂饮食会导致体内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从而加重脑梗的风险。应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选择低脂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适量摄入糖分:高血糖也是脑梗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应限制糖分的摄入,减少食用含有过多糖分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和糕点等。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糖水果。
增加纤维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降低脑梗发生的风险。可以多食用全谷类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等)、蔬菜和水果。
补充蛋白质: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和减少血管损伤。可以选择瘦肉、鱼、豆类和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度增加摄入量。

二、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劳累。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有助于降低脑梗复发的风险。
适当午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午休,以恢复精力,但应避免过长时间午睡,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三、坚持适量运动

选择适宜运动: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会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心跳加速,增加脑梗风险。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注意运动时机:避免在清晨血压较低、血液粘稠度较高时进行剧烈运动。可以将运动时间安排在上午或下午。

四、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释放压力。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情的稳定。
寻求心理支持:如遇到心理压力或困扰,可以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增加脑梗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坚决戒烟。
限酒:过量饮酒同样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脑梗风险。应限制酒精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定期体检与疾病管理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疾病管理: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控制病情发展。

 

来 源:公众号-白术健康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5日 00:41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编辑: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 辑:王振学  吴思雨(实习)

审 核:乔望键  李高峰 

监 制:吴建国

微信合作:13592665237、13603708102

电子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