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谁说无声不能发声?30 岁听障小伙的传媒创业翻身仗

首页    残友故事    谁说无声不能发声?30 岁听障小伙的传媒创业翻身仗

 

出生时听力极重度,

曾被医生委婉建议“放弃”。

 

工作时遭遇歧视,

曾经历10秒钟极短面试。

 

现在的他,

经营一家传媒公司,

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为听障群体发声。

 

这是30岁听障小伙——陈嘉诚的故事。

 

 

口述:陈嘉诚

编辑:小听

 

 

01

被声音“遗忘”的孩子,

妈妈接了过来

 

 

我是1995年出生的,那时候,出生听力筛查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家人并不知道我在出生时就因为难产缺氧,在和爸爸妈妈见面的路上把听力弄丢了。

 

大概10个月大的时候,奶奶发现了我的不同寻常:不管是她的大声咳嗽,还是花瓶掉在地上摔碎的声音,我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听力检查结果——100~110分贝。

 

在中医、西医都尝试一遍没有效果之后,医生建议妈妈:再要一个孩子吧!当时的政策是如果第一胎孩子有残疾,可以要二胎。妈妈却说:如果再要一个,我们就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嘉诚了。所以,我一直是家里的独生子。

 

10岁前,我戴过各种助听器,毫不夸张的说,家里的助听器可以开一个“助听器博物馆”。

 

2岁到5岁半,我一直在康复机构上课,学习说话、学习如何在听得不好的情况下适应这个世界。由于爸爸妈妈的坚持和我自己的努力,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普校上学,虽然学得很吃力,但好在坚持下来了。

 

陈嘉诚照片1.jpg

 

02

“妈妈,刚才那是什么声音?”

 

 

2005年的夏天,于他人来说,可能只是寻常日子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季节,却成为我和父母永远无法忘怀的记忆。

 

由于爸爸朋友家的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后效果非常不错,2005年6月17号,我的右耳也植入了人工耳蜗。

 

7月初,暮夏的阳光依然炽热,我和父母等待开机的心情也如同天气一般。

 

20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记得,当调机师把声音通道打开的那一刻,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一股脑涌入耳朵,我被吓坏了。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突然明白了声音是什么。

 

那天,我和父母都哭了。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变成了一个“复读机”,这个机器经常会问妈妈同一个问题:“妈妈,刚才那是什么声音?妈妈,刚才那是什么声音?......

 

陈嘉诚照片3.jpg

 

 

03

10秒钟的面试

 

 

2018年,长春理工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我度过了有生以来最迷茫也是最受打击的一段时间,那时候,我疯狂找工作,一天10个面试,但其中一个面试只有短短10秒钟,因为听力不好,对方根本没有给我继续说下去的机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司的会计岗实习,原本以为这是一个不太需要沟通的工作,没想到,和客户对账、和老板汇报工作,沟通一样不少。

 

后来,我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做新媒体编辑,四处探店后把感受和体会编辑成文章发给大家,我意外地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我自学了各种设计软件,每天勤奋努力、积极向上。但终究,没能逃过职场“陷阱”。

 

或许是因为听力原因,或许是因为初入社会的稚嫩,在我的工作历程中,遭遇过两次“被骗”,工作几个月,公司一直不发工资,没办法,最后只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陈嘉诚照片6.jpg

 

 

04

我的人生,我想自己做主

 

 

去年,我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工作几年下来,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积累了一些信任我的客户,加上国家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我用这些,说服了爸妈,和之前的同事一起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开始自己接项目。

 

有人问我,觉得工作好还是自己创业好?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路就是好的。虽然现在工作不好找,但创业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在近几年整体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盲目创业的风险比较大。

 

有人问我,你的性格很阳光,你是怎么保持这么乐观的心态的?其实,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小,父母就把我当正常孩子看待,从来没有因为听力问题觉得我和别的孩子有什么区别,长大后,我在遇到困难时,就养成了不轻易放弃的习惯,我认为,既然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做到。

 

在此,我想借机和听障朋友们说: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你就去做,不要想太多,有时候过多的思考反而会阻碍我们的行为,做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好自己,心态积极一些、阳光一些,利用网络和科技的进步,多学习新知识,保持自己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同时,我也想对企业老板们说:残疾只是身体某些地方不方便而已,很多残疾朋友并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停止前进的脚步,如果你们能提供更多机会,这些残疾朋友的工作能力将超出你们的想象。

 

希望不管是健听还是听障朋友,大家都能更多的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包容、相互接纳。

 

来源:公众号-听友职场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3月16日 23:59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编辑: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 辑:王振学  吴思雨(实习)

审 核:乔望键  李高峰 

监 制:吴建国

微信合作:13592665237、13603708102

电子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搜索“大河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