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永城人的丰收节真热闹!
丰收的礼赞
——永城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速写
红喧绿野,香溢清秋,豫东明珠披金染翠庆华诞;
歌冲霄汉,乐动九州,大美永城欢声笑语说丰年。
金色九月,硕果累累。9月20日,永城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演集镇时庄文化艺术村隆重开幕。伴着丰收节的鼓点,百万永城农民在丰收的田野上载歌载舞,尽情欢呼,为丰收礼赞!
会场内,以农民为主角的巨型喷绘与蓝天白云、红色大舞台相互呼应,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
主会场入口处,用西红柿、南瓜、辣椒摆成的中国地图及庆丰收字样,引得访客纷纷合影留念。
由玉米、辣椒、大蒜、茄子搭建的走廊,预示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会场东侧,时庄文化艺术村的艺术家们制作的西瓜、南瓜、玉米、水蜜桃等卡通形象颇为吸睛,农户家养殖的波尔山羊、大马与大片草地勾勒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
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市第二小学面塑工作室教师带来的创意面塑表演《丰收永城》,展示了一段从面粉到艺术品的华丽蝶变;诗朗诵《赞永城》、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幸福中国一起走》《我和我的祖国》,赢得阵阵掌声;坠子、柳琴、大铙、清音等带有浓郁乡音和浓浓乡愁的非遗文化大集锦,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展区处,琳琅满目晒丰收:演集镇的巨型冬瓜、茴村镇的mini猕猴桃、酂城镇的富硒软籽石榴、新桥镇的莲藕和莲子、顺和镇的铁棍山药、陈集镇的薄皮核桃……
来自29个乡镇的种植户、农民朋友一起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炫出农家的累累硕果,展出自家种植的绿色食品,展现当代农民的精气神,处处散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面貌。
入村处,几位老人将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剪纸、虎头鞋、虎头帽、绣花鞋、木梳等制作过程展现于大众眼前,让前来参会的群众近距离感受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村道旁,包饺子比赛、凉皮制作、丰庄枣干现场制作则平添了互动的乐趣。
开幕式上,6位紧跟时代潮流,勇做时代先锋的明星农民现身说法:独辟蹊径,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藏红花种植基地的龙岗镇陈古同村致富能手陈志;身残志坚,通过电商孵化培训脱贫致富,并将特产贡梨销往全国各地的双桥镇碱荒村脱贫户沈留增;敢想敢干,流转500亩土地种植桑葚,还将桑葚加工成了桑葚酒、桑葚茶的李寨镇彭庄村种植大户薛景奎;变废为宝,依托采煤沉陷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的苗桥镇水产养殖大户李先中;老骥伏枥,带领村民们大兴“四大革命”,种植1000余亩优质花生的75岁演集镇陆楼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奎;破茧成蝶,将时庄从一个毫不起眼的传统农业村变成网红文化艺术村的演集镇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红亮……他们用自己的丰收硕果证明: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永城市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会场的点点滴滴,映射着永城农业大丰收的金色图景。
秋收时节的豫东大地,笑容写在农民脸上,幸福留在农民心里。
金秋送爽迎丰收
金秋九月,凉风习习,蔬果飘香,我市广大农民迎来了秋季大丰收,并在演集镇时庄文化艺术村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
记者来到丰收节现场各乡镇展区前,22斤的汉润西瓜,65斤的丁楼冬瓜,1.3斤的刘楼石榴,长1.2米、重30斤的韩寨南瓜,李楼的精品葡萄,陆楼的毛豆,丰庄的大枣和枣干,铁西的葫芦和名贵法师……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宾客驻足参观。
谈起今年的收成,时庄村村民李孔房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李孔芳家有一小块地,专门种植了豆角,自给自足,生活怡然自得。他自己一天可以摘300余斤,隔天拉到农贸市场批发售卖,日收入可达700元,说起这些,李孔房笑得合不拢嘴。
在我市,像李孔房这样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种植户多不胜数。
“我常年在省外做胡萝卜种植批发,这次借着丰收节的东风专程过来送货展销。今年种植的胡萝卜每亩产量约1万斤,比预期高不少,刚才和其他乡镇的同行交流,大家的收成都不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种植户左新标对记者说。
相信通过农民丰收节这个平台,会有更多人看到我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亮点和成果,宣传我市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销量,也可以增进农民之间的交流。大丰收不仅让广大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提高了种植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满足感、荣誉感、幸福感、自豪感。
来源:今日永城(id:jryc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