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鹿邑: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巧带领妇女在家门口劳动致富
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变。农村广播立足于频率定位,突出频率特色,策划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发展。以微视频、微博、微信等形式,聚合发力,融媒体传播。每期节目从“身边小事70年变化”着手,深入农村,针对农村生活环境、居住房屋、看病医疗、基础教育、农业机具、三餐饮食、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全方位采、拍,以鲜活人物和生活,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进步。
经过前期记者的一线采访,制作,终于完美收官。今天刊播的是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的致富经”《河南鹿邑: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巧带领妇女在家门口劳动致富》。
她依恋故土决定回乡创业
“过去在外地吃苦受欺负,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坐在空调屋子里赚的比过去还多。”王巧说。
王巧是土生土长的鹿邑人,她家在离曹操封地武平城不远3公里的夏庄行政村。每天早上5:30,王巧都会准时起床,打开工厂大门,清扫院子和车间,为每个工位准备一天的羊绒衫半成品。然后把需要送到各家分散制作的羊绒衫装到三轮车上,挨村转送到各家。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地完成。
王巧说,1997年,自己刚刚17岁的时候就先后外出到北京、山东的羊绒衫工厂去打工。由于工作肯出力、动脑筋,每到一个工厂,都很受老板重用,最多的时候手里管理着几十号人。但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加上常年生病,两个孩子在家上学没人照顾,王巧就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她凭借自己的缝盘加工手艺,回到家乡来创业。辛苦是一样的,但是创业的收入会好很多,还可以就近照顾家人。
王巧在缝纫车间
她从打零工的农民华丽转变成创业小老板
2018年初,王巧在村里的支持下,建成了 200多平方的生产场地,从王巧经营的巧媳妇缝盘加工点转变成了加工厂,让她实现了农民打零工到创业小老板的华丽转身。她按照“公司+农户”模式稳步发展,已带动周边乡村50名缝盘工、35名挑撞工就业,月增收2000—5000元。
就业在家门口的留守妇女们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每天都要骑着电动三轮车往返鹿邑产业集聚区和夏庄村,带货给村民做手工活,来回要100多里地。现在有了固定场地后,工人越来越熟练,业务量也越来越大,自己贷款买了小汽车拉货。有时候货多了时间紧了,工厂还主动送到村里来。
王巧在缝纫车间指导
“王巧责任心强,做的货又快又好,我们愿意为这样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最好的货源。”益丰纺织厂负责人黎建平说,为了减轻王巧的负担,益丰纺织厂免费为巧媳妇缝盘加工配备了80台缝盘机。而在其他加工点,光买这样的缝盘机就需要2000多元一台,仅此一项就为王巧就节省了近20万元的设备投资。
夏庄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多年来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王巧的父亲母亲说,几十年前的靠天收,吃饱穿暖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很难想象到现在的年轻人自己能当老板。如今的他们,住上了二层小楼,出门还有汽车可以坐,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看着姊妹们不用出去打工,每个人家里都过上了好日子,王巧说:“这些都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来源: 河南农村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