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最新资讯

如何教听障儿童学习语言

首页    大健康    如何教听障儿童学习语言

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其听觉发展、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语言获得的过程中,不同母语的儿童都遵循基本相同的发展顺序。讨论聋儿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儿童整体的发展规律,尤其应了解听健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才能获得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法。

 

1听健儿童言语发展有什么规律?

 

我们知道,言语活动是一个双向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对于听健儿童来说,在其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这两个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先于表达性言语出现。儿童心理学家把儿童说出第一批真正被理解的词作为言语发生的标志,并以此为界将儿童言语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0-1岁的言语准备阶段、1-3岁的言语形成阶段以及3-7岁言语的发展阶段。

 

1、1言语的准备阶段(0-1岁):包括理解言语的准备和发出语音的准备。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还不能说出语言。研究表明,婴儿言语准备情况和语言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在婴儿尚不理解言语的时候,若不给予语言上刺激,那么婴儿的言语发展一定进步很慢;反之,如能多和他们说话,使儿童每次感知某事物时都能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个事物的词,那么,儿童头脑中就会形成事物与词的联系,词就成了该事物的符号。这样,婴儿的言语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这一阶段不仅做理解的准备,也做说出句子的准备:

1-3个月:简单发音隐伏。婴儿在出生以后,最初以哭声来表达感情。在哭声稍停时,会发出ei、ou的声音。这一时期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听障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4-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婴儿在这一时期会自动发音,连续重复同一音节。比如:ba-ba-ab、da-da-da。其中有的音节与词的很相似,但实际上这些音不具有符号意义。

9-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这一阶段的发音,不只是同一音节的重复,而且明显地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听起来像是在说话。但这些“话”仍然没有意义,只是为说话作发音上的准备。可见,听健儿童在说话以前也需要一个发音的准备和练习过程,并逐步建立起自我听觉反馈。有的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儿童由于出生时就丧失听力,刚开始虽有一些本能的发音行为,但这种发音行为由于听觉反馈通路的阻断而逐渐消失,失去了发音准备阶段必要的练习。

 

1、2言语的形成阶段(1-3岁):这一阶段开始大量地理解语言,并且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在儿童言语的形成阶段,其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儿童最初的言语活动是从听懂成人说的话开始的,在听懂的基础上开始模仿、使用语言。1岁-1.5岁,儿童理解言语的能力发展很快,在此基础上,开始主动说出一些词,2岁以后,言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说,听力正常儿童的言语发展是理解先于表达的,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学习言语的听障儿童。

 

1、2、1 1-1.5:单词句阶段。1岁以后,幼儿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出第一个词,从这个时候起,他的语言开始执行最初的交际功能。这一时期幼儿说出的词有以下特点:①单音重叠。孩子喜欢说重叠的音。如:灯灯、帽帽、娃娃、饭饭等。出现这一特点是因为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缺少锻炼。②一词多义。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够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代表多种意义。比如:见到爸爸叫爸爸,见到其他男性也叫“爸爸”。③以词代句。即用一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比如:孩子说出“妈妈”这个词,有时告诉妈妈他要吃东西,有时则代表他要某件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别人手中的食物或玩具。

1、2、2 1.5-2岁:双词句阶段。在理解词汇大量增加的基础上,出现了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如:“吃饭饭”,这种句子在表意功能上更为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不连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也称为“电报句”或“电报式语言”。其特点是:①句子简单。这时的句子简单、短小。如:简单主谓句“妈妈来”;简单谓宾句“要娃娃”、“给老师”;简单主谓宾句“宝宝吃饭”“爸爸上班”等。②句子不完整,有时只是用一个词组来表示一句话。如:“小明的火车”,意为那是小明的火车。将两个词在一定的情景下联用。尽管句子不够完整,但能够让人了解其含义。“妈妈去”意为妈妈去上班了。③词序颠倒。1岁至两岁的孩子,时常有颠倒词序的情况。这是因为孩子还不懂得正确的语法规则。随着语言的应用和实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正确的语言示范,其表达性语言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1、2、3 2-3岁:完整句阶段。在2岁以前孩子能选择一个词或把两个词组合起来,粗略地表达语义。2岁以后,则开始学习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这个时期,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人经常和孩子交流谈话,这一时期将是孩子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能说出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了复合句。例如:“我不戴帽子,太热了。”虽然没有应用表示复合句的连词,但幼儿已经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②词汇量迅速增加,学习新词的积极性很高。到3岁,已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汇。

1、3 言语的发展阶段(3-7岁)

3-7岁听健儿童的语言发展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言语机能的发展等方面。首先,这一时期的儿童迅速掌握本族的全部语音。据我国调查发现,儿童发音错误最多的是翘舌音zh、ch、sh、r和z、c、s。在正常的情况下,4岁的幼儿能够基本掌握正确的发音。也就是说,4岁前仍然有儿童存在或多或少的语音问题,这些都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弄清楚聋儿的语音问题哪些是发展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哪些是由于 听力障碍导致的,不能把所有的发音问题都归结于听力障碍,给予过多的强化矫正,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其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和扩充。在开始学习词汇时,名词占有主要地位,4岁以后,动词的数量超过了名词,这个变化便于孩子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句子的表达也是从简单到复杂。3岁以后,复合句开始逐渐发展,并能积极应用。另外,语言的交往功能逐渐发展。3岁前幼儿的语言多为情景性对话语言,虽然这个时期的叙述常常是没头没尾,很不完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连贯性的讲述逐步发展起来,研究表明,4岁的幼儿连贯性的语言占幼儿语言的33.5%,情境性语言占66.5%;7岁时连贯性的语言达到58.0%,而情境性语言占42.0%。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连贯性语言比例逐渐上升。从整个幼儿期来看,处于情境性语言向连贯性语言的过渡时期,6、7岁的儿童才能比较连贯地进行叙述,但其发展水平也不很高。连贯性语言的发展,使幼儿能够独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是语言调节功能的发展。用于调节功能的语言是与用于交往的外部语言相对的内部语言,是指自己思考问题时所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幼儿进行思维的媒介之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语言的高级形式,是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在3岁以前,处于直觉行动思维状态的儿童没有内部语言,只有到了3岁以后,在外部语言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内部语言。随着内部语言的发展,儿童语言的调节功能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听健儿童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在聋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只是聋儿出现这些特点没有特定的年龄限制,是根据听觉年龄以及康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和家长首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给予聋儿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其次应该掌握孩子的现有发展阶段和趋势,设定适合于孩子的语言学习目标,让聋儿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提高。

 

2 聋儿的语言发展有什么特点?在语言教学中应把握什么原则?

 

研究和实践证明,聋儿的语言发展程度虽然较听健儿童迟缓,但是其发展的顺序却与听健儿童相似,因此,熟悉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能够帮助我们为聋儿制定适合的语言教育目标和策略。

 

2、1 同一性

聋儿首先是儿童,是正常发展中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与听健儿童相比,他们虽有自身的特点,但共性仍占主导地位。理论和实践证明,聋儿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都经历了和听健儿童相同的心理过程。我们应按照听健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规律来实施语言教育。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会事倍功半。

2、2 阶段性

聋儿语言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听健儿童相同,也具有阶段性。只是这种阶段性在听健儿童有比较明显的年龄范围。如八九个月,婴儿能够对照语言的语调、语言和表情,听懂一些语言并做出反应;1岁左右已能够理解几个词;1.5岁左右已能够说出词汇。听障儿童却没有这种明显的年龄特征,因个人听觉年龄、听力损失情况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整体的阶段性则是存在的,其发展规律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先理解,后表达。表达阶段也是分成两个部分,先是被动的表达,如先学会模仿发音,回答问题或在外部条件刺激下说出某些词汇等等;后为主动表达阶段,表现为主动表达愿望、提问、复述、描述等。因此在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需要通过评估和观察了解孩子语言发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再为其制定适合的语言学习目标和内容。   

 

咨询电话:0371-63287950/60856188/60856190

发布时间:2021年5月31日 13:32
浏览量:0
收藏

评论留言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24小时内删除并表示歉意。

来自:大河乡音文化传媒中心

编辑:吴思雨(实习)       责编:王振学

审核:乔望键  李高峰        监制:吴建国

 

投稿邮箱:dahexiangyin@126.com

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网易号、小红书、微博、知乎

 

 

请全网搜索“大河乡音”